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分享|何帆 经济学者、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变量》系列作者采编:张启玉
俄乌战争,引爆一个科幻的世界 俄乌战争一个多月了,边打边谈,仍未有定论。 在这场战争中,有一些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情况,使其显得非常特殊。 从国际安全的角度来看。 第一,即使在冷战期间,美苏之间也都是打代理人战争,这意味着战争的程度会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 这次俄罗斯直接出兵乌克兰,开了大国直接去攻打另外国家的先例,国家主权不可侵犯的原则被破坏,打破了以前很多的“心照不宣”。 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飞行员执行任务,就算遇到跟自己不是一个阵营的飞机,也知道对面不会开火,但今天就说不准了,一点小刮擦都可能直接引起大国之间的冲突。 第二,核威慑。 提到使用核武器,原来大家都觉得这不可能,如今的战争警示我们必须要认真考虑这个事情、这种世界末日的前景。 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虽然俄罗斯军事上占有优势,但很难说它最后会不会成为赢家。 西方阵营对俄罗斯大规模的经济制裁,会给俄罗斯带来很大的成本,但难以从根本上毁灭俄罗斯经济。因为从历史上来看,制裁对小国有用,对大国其实没用。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一仗使得俄罗斯和西方阵营在短期内很难修复关系。西方阵营对待俄罗斯的政策,可以说是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很大。历史上也有这样的先例。羞辱一个国家,带来的反作用会持续很长时间。 而从西方的角度来看,他们也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 可以说,从俄乌战争起,我们像是进入了一个科幻的世界——
早先英国脱欧很多人觉得难以理解,接下来我们可能还会看到苏格兰脱离大英帝国;
以前大家都觉得美国肯定是最安全的地方,如果特朗普卷土重来,美国会继续撕裂,甚至某一天出现内战也不无可能;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人们曾经认为经济可以主导政治,比如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地球是平的》这本书里就曾讲到戴尔危机理论——因为台湾海峡两岸都有戴尔的投资,所以不可能爆发战争。现在看来这种想法是非常幼稚的。
这提示企业家,千万不要以为资本的力量有多强大,它只能在和平时期发挥作用。
而且,就算在没有战事的国家,全球化陷入低潮也已成定局,很多在海外发展的中国企业势必受到地缘政治、经济的影响,这个心理准备仍要做足。 “双系统”时代,到来 在主观上有了心理准备后,我们来客观讨论一下全球化陷入低潮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首先世界各国之间会出现更多脱钩。这方面过去几年我们已经感受到一些了,尤其在经济方面。 但脱钩不等于闭关锁国,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之下,闭关锁国肯定是死路一条。 所以我想了一个比喻,如果说过去的全球化像一片大陆,那未来的全球化会变成一片群岛。 举例子来说,现在西方对俄罗斯进行如此全面的封锁,那俄罗斯之后的经济往来很可能会跟中国、印度等国家联系更紧密,这既不同于闭关锁国,也不同于原来完全的全球化。 在格局上,我称之为“双系统”。 就像电脑里面装了一套Windows系统又装了一套MacOS系统,这两套系统不兼容,但是我们可以在两个之间切换。 在“双系统”时代,企业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能兼容,像我们看到很多应用既可以在Windows运行,也可以在MacOS运行一样。 从这一意义上讲,中国现在需要的就是有一套系统,能够保障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正常交往。这就需要一套备用的贸易系统、金融系统和国际分工格局。 “双系统”能不能就规避所有的风险呢?恐怕也不能。一个突出的风险就是商业的政治化。 在欧美发展的企业要考虑到,也许有一天,不是因为你自己做得不好,而是因为你的国籍、种族,别人就要突然对你进行打击制裁。 这种制裁说到底,也影响着欧美自身的软实力。因为大家之所以遵守某个规则,是因为那个规则还算公平。现在规则的基础被破坏,短期来看他们占上风,长期来看是他们规则霸权衰落的开始。 所以,不仅仅是中国的企业,全世界国家的企业现在都很明显要从效率原则转向效率和安全并重的原则。 这就体现出风险背后的机遇。 自二战以后,国际经济都是美国和西方国家主导,不论在技术还是金融方面,他们都占据很大优势,这就导致不少做本土创新的企业没有活路。 比如一家本土企业在做自主创新,好不容易进度达到50%、60%,国外的竞争对手立刻盯住,一旦进度到90%,马上要上市了,国外那些公司突然来一招大幅度降价,用更成熟的产品、更好的品质、更低的价格引发市场倾倒,本土研发投入的钱只能打水漂,很多企业也就此沉没。 但现在逆全球化思潮、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出现,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比效率更重要的是活下去,要保证安全。 此时,做本土创新的企业就有了一线生机——它们做的东西可能不是世界第一,但能做出来和做不出来有本质的区别,到时候不仅企业,连政府都会来买单,因为本土创新企业的存在增加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的安全感。 所以,未来我们会看到一批原来没见过的本土创新企业,他们某种意义上是在做高科技产品的国产替代,做强我们产业链里的薄弱环节。 再也没有站着赚的钱了 除了俄乌冲突所带来的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我们经济发展另一个明显的痛点是市场主体发展预期疲弱。 说白了,大家都没信心。尤其是企业家群体,很多从去年惶惶到今年,甚至有“信心冰点”的迹象。 怎么回事呢? 我觉得是大家对“生态系统”的变化还没适应,所以过度悲观。 这就相当于,上一个阶段,我们的天气特别温暖,降水比原来多,草木非常丰茂,因此出现了很多大型动物,像恐龙一样。 一时间大家都在讲做大做强,但实际上主要是做大,最后形成平台优势,所有的数据都在我手里,我可以呼风唤雨,你只能选跟我合作或者不跟我合作。 这种模式弊端很明显——你发展起来了,别人就发展不起来,不可持续。 因此,盲目追求做大,然后站着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
以后,最好赚的钱都得弯着腰去拿。 举个例子,房地产原来一直是站着赚钱的,我只需要把地拿过来,把房盖起来,卖出去,钱到手。 现在这个模式没有了,很多人就觉得没有市场了,但其实不是这样。跟房地产息息相关的物业,就是一个极大的市场,但过去这么多年,我们的物业也没有因为房地产的发展显著变好。 道理很简单,大家都习惯赚快钱。房地产钱好赚,物业的钱却要一分一分去拿,所以大家没兴趣做物业。 我的判断是,以后的生意都会像物业一样,钱赚得很累,但越累就越安全。 为什么这样说?跟经济发展的阶段有很大关系。 把经济发展比作跑马拉松,企业就像参赛的选手,即使这些选手的水平有高低,但只要跑到30公里,没有不累的,都要靠意志力去支撑。我们的经济就到了这样一个阶段。 这种情况下,企业最好的生存办法就是做一个专业的东西,而且这个东西最好还是别人看不上的,中国市场这么大,养活着这些企业没问题。 我举一个在《变量4》里提过的例子,浙江嘉兴桐乡的桐昆集团,一家化纤企业,主要生产涤纶长丝,产量和产能都是世界第一。 这个企业大不大呢?它在行业里面是老大,可如果跟上游的石化行业比,简直小得不能更小了。因此,上游的公司会觉得,这么小的市场我懒得进去。 而桐昆的下游是那些织布企业,比较分散,他们想进化纤行业又进不来,因为一套生产线至少几个亿,投资不起。 这样一来,桐昆在整个生态中就处于一个非常舒适的位置。 这也提示企业家朋友,不要看别人做得大就羡慕,很多时候找准生态位,钱才会赚得踏实。 企业何去何从,无非4个字 接下来我们聊聊如何找准生态位。 我曾经说过,未来中国最稀缺的才能,是理解真实中国的能力。 比如我在采访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驻村干部,就拿疫情来说,去过一线和没去过一线的就是不一样。到过那个位置去的人,才明白现实情况跟书面真的不一样,要解决的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当我们从这些人中去选拔决策者的时候,他们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以及他们做事情的能力,跟突然选一个喜剧演员来做总统是完全不一样。 对于企业家来说,能不能理解真实中国也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尤其近几年,我明显感觉那些到处跑的企业家,认知确实比很多只待在一线城市的企业家要深刻一些。 去年我采访了几个中国台湾的朋友,其中一个是做奢侈品的,没事儿就喜欢在国内三四线城市还有小镇上转转。 我觉得很好奇,因为这些地方的人群似乎并不是他的目标市场。 他说自己就是想了解、了解这个国家在发生什么,纯粹个人爱好。 我觉得这挺值得学习的,因为现在一线城市的很多市场趋于饱和,而随着国家发展的一个惯性,人们的收入水平会继续提高,这个时候很多变化就会发生:
比如年轻一代崛起,伴随的是跟上一代非常不同的消费理念;
比如互联网的普及让厂商品牌可以对所有消费者说话,以前大城市才有咖啡奶茶店和狼人杀,现在小城镇也都配套齐全,消费差异被相对抹平;
比如以前小城镇有很多完全不及格的假冒伪劣产品,现在他们不一定非要100分的奢侈品,但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就是追求高性价比的产品;
……
这就提示很多领域的企业家,如果他们能深入到群众里面去,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这个市场其实极为广阔,还会出现多元化和创新的机会。换言之,会发现很多不错的生态位。
另外,我其实是一个比较跨界的学者,有做政策研究的经验,跟政府联系还是比较紧密的,在这里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去年,很多企业家朋友焦虑担心的时候,政府这边其实也非常头疼,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说的这些东西,人们全都从负面去解读。 因为很多政策,本意都是想帮企业家的,并不是要打击企业家,说到底“为人民服务”,企业家也是人民。 当然这里面可能会有宣传没到位的问题,但对于企业家,我想提示的就是,学会跟政府对话是特别重要的。 当你能理解政策的本意,就会发现事情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悲观,更不会觉得自己被针对,然后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 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别只站在自己企业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了。 我去过很多企业,一把手就带着我参观,讲怎么创业的,现在发展有多好,销售额增长如何如何,很快就要上市,等等。 这些对企业来说都很好,但问题是,如果有一天你做得足够成功,来参观的是国家领导人,他听完这些可能只会微微一笑,问你:这个企业的“星辰大海”是什么? 换言之,其实一家企业能不能做成独角兽,能不能上市,不是政府所关心的,他们在乎的是国强和民富。 而且说心里话,政府很多时候并没有因为企业是国有或者民营而明显偏向,关键在于国有企业“听得明白”,一说就懂。 我见过不少民营企业家能力非常强,但“政治智商”不高,政策出来之后听不懂,也不接受建议,政府也不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两边都难受。 还有些企业家总觉得自己是稀缺资源,需要得到更多的保护和支持。其实,企业是在社会内部生存的,企业的目标其实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企业家不过是一种社会分工,就像教师有自己的社会分工,警察有自己的社会分工一样,企业家也有自己的社会分工。 哪些企业家先学会把自己放到更伟大的事业中去,哪些企业就能够对政策的方向和大局把握得更好,鼓点节奏踩得更好,就更不容易犯错。 所以对企业家来说,只要发自内心认同中国的前景,好好理解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自然能找准生态位,何去何从,无非4个字: 国强,民富。
- END -
提交成功!请保持电话畅通,相关工作人员会及时跟您联系!
很抱歉!您还不是会员,暂时不能报名参加此活动。